涂装工艺包括前处理和涂装两大部分。外表的质量直接影响涂层对被涂工件基材的附着力及基材的耐腐蚀功用。因而,要取得高质量的产物,必须严格涂装前的外表前处理。其目的是为了去除表面的污垢、油脂、氧化物、腐蚀物等杂质,提高表面平整度和附着力,以保证涂层的附着力和耐久性。经由前处理,使工件达到可以喷漆的条件。
涂装喷漆工艺的前处理是确保涂层质量和性能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关键维度:
清洁表面污物:彻底清除油脂、灰尘、焊渣等污染物,避免涂层与基材间形成隔离层,显著增强机械结合力。
优化表面粗糙度:通过打磨或喷砂使基材表面粗糙度达到3.2~12.5微米,增加涂料接触面积,强化物理锚定效果。
化学转化处理:磷化、钝化等工艺在金属表面形成磷酸锌盐等化学转化膜,促进涂层与基材的化学键合。
消除服饰隐患:去除铁锈、氧化物及残留酸碱盐,阻断锈蚀在涂层下的蔓延,避免基材持续腐蚀导致的涂层剥落。
长效防护配套:磷化膜与阴极电泳底漆配合使用,可使汽车涂层耐候性提升至8~10年,防护贡献率高达40%~50%。
减少涂层缺陷:有效避免因油脂残留导致的缩孔、鱼眼等表面瑕疵,确保涂层均匀光滑。
提高基材平整度:通过打磨、填补原子灰等手段修复凹陷、砂痕,使涂层呈现高光泽度与平滑质感。
材料兼容性优化:去除旧漆层或氧化膜,防止新旧涂层因成分差异产生剥离。
工艺条件适配:根据基材类型(如金属、塑料)选择磷化、偶联剂处理或特种底漆,确保后续喷漆/喷粉/电泳工艺的有效实施。
降低返工率:严格的前处理可减少涂层起泡、脱落等质量问题,节约维修成本。
延长使用寿命:通过阻断腐蚀介质渗透路径,使涂层防护周期延长30%~50%。
典型应用场景对比:
应用领域 | 前处理重点 | 性能提升效果 |
汽车外饰 | 磷化+阴极电泳 | 耐候性达10年,光泽度>90% |
机械设备 | 喷砂除锈+环氧底漆 | 盐雾试验通过500小时 |
家电塑料件 | 溶剂脱脂+火焰处理 | 附着力达5B等级(ASTM D3359) |
通过系统化的前处理流程,可显著提升涂装产品的综合性能,实现防护性、美观度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涂装工艺一般可分为:喷漆、喷粉和电泳。
工件经过前处理后,针对工件对外观和防腐的要求不同,选用合适的喷漆工艺设备,还应注意流平、表调、冷却等工序环节,不然会对产品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外观要求较高的场所
喷漆涂层具有较好的亮光度、耐候性,如:用于汽车外涂层、摩托车油箱等外观要求较高的场所。
防腐要求较高的场所
如:摩托车车架、放在厨房中的冰箱等采用喷漆工艺。
耐盐雾、抗冲击力等要求比较高的场所
如:汽车雨刮器、高档门锁之则需一道电泳漆就能满足。